5D艺术网首页
商城
|
资讯
|
作品
|
博客
|
教程
|
论坛
登录
注册
加为好友
发短消息
来自:
性别:秘密
最后登录:2012-05-27
http://kunlundashi.5d.cn/
当知此处 即为是塔
首页
|
新闻
|
话题
|
博客
|
相册
|
艺术作品
|
社交关系
|
留言板
|
社交圈
2004/08/24 | 《老子》是老子的博客日志
类别(思海方舟)
|
评论
(6)
|
阅读(169)
|
发表于 12:42
《老子》一书实质上是李耳的思想日志,是他内省中所参所悟的记录。老子与孔子在求道上所走的路有些不同。孔子是主张外求的,所以他常说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悦乎?”认为“独学而无友,则必孤陋而寡闻”。孔子主张互相交流、互相启发,包括与他的学生之间也是这样,他与他的学生们之间“教学相长”,认为“三人行,则必有吾师焉”,反对来讲,便是主张“有教无类”,可见其博大的入世胸怀。同时人们也看到,孔子的书大都是他和他的学生们的对话录,也就是语录体的。老子却正相反,是主张内求的,“不出户,知天下,不窥牖,见天道”,后来的庄子说得更彻底,提出“独与天地精神往来”,所以与世俗之人的交往少了,“鸡犬之声相闻,老死不相往来”,他的思想与他的人生处世态度和哲学世界观是一致的,他是自己思想的身体力行者。因此,他的书不是与他人对话式的语录体便是很自然的了。后人认为“老出人外”,也就是说,他还不是超于世外的,只是超于人外,在于入世与出世之间,是神仙的境界。他还没有完全忘掉世间事,还是有着对世间的关怀的,只是更重视“以身为贵”,他的“无为”思想的最后目的还是“有为”也就是“大有作为”,“无为而无不为”,后人总结说是“为之以无”,即是以无的办法而为之,则可达无所不为之目的。神仙家们进一步发挥为“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”。这一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甚大的,汉初的治国方略是最典型的代表,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也是该理。韩非把他的思想发展为法家的思想,以《喻老篇》为代表,即对《老子》思想的阐述和发挥。从西汉以后至今的二千多年里,儒法斗争已成了中国历史中的一条不可忽视的主线。
0
评论
Comments
日志分类
首页
[180]
春秋纪事
[5]
修省闲适
[56]
乾坤大易
[74]
杏园香径
[15]
思海方舟
[13]
正义之神
[4]
小小寰球
[5]
草芦经略
[2]
时间旅行
[2]
佛光普照
[4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