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D艺术网首页
商城
|
资讯
|
作品
|
博客
|
教程
|
论坛
登录
注册
加为好友
发短消息
来自:
性别:秘密
最后登录:2012-05-27
http://kunlundashi.5d.cn/
当知此处 即为是塔
首页
|
新闻
|
话题
|
博客
|
相册
|
艺术作品
|
社交关系
|
留言板
|
社交圈
2006/01/15 | 是糟粕还是文化?
类别(杏园香径)
|
评论
(1)
|
阅读(191)
|
发表于 20:10
人整理出版的明张继洲的《针灸大成》一书,中有不少"封建糟粕"被删去了,只留一些"精华"。对此,实在另人费解。
听说,秦始皇焚书之时还留下了医书与易书的全书,而今天的学术界,在整理古文献时动辄以封建糟粕之名随意削删,其保留和传播文献之功实在难掩其罪。这是一种很不严肃的学术作风。
中国传统的东西,是在中国的特定文化大环境中产生的,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。比如明李时珍《濒湖脉学》中最后一段"谷神不死。。。"等之后的内容,今天的书中不少版本都删去了,认为是古人的迷信内容,怕毒害了今天的青少年。
其实,中国传统的东西,应当看成是一种文化,应当有一种对待不同文化的包容心。这种文化与中国传统哲学是浑然一体的。没有了这种文化,中国的传统哲学也就不完整了。
传统的中医学,理论根源是传统的哲学,中国的传统哲学,不只是人害的哲学,是天地人神所共循之道。
抛开文化现象不说,只说具体的技术。比如脉诊一法,吾偿用民间秘传脉法诊过一例特异奇病,用现代的医学理论永远也解释不清。 实则是以脉而诊知另一世界的事情,老百性话说叫撞鬼了,而且可以诊得是男是女,是亲戚还是外人。 知其病由,如何治疗也就顺理成章的了。 从这个亲例的医案,不能简单地说传统的"糟粕"毫无是处。
众书中随意所删的现象,实另人痛心。
有时不得不在买完一本书简装书后,再花上百元高价再买一本同样的书,就是为了得到一本有完整内容的书。
今天学术界对古文化的不尊重程度,在历史上是空前的。
0
评论
Comments
日志分类
首页
[180]
春秋纪事
[5]
修省闲适
[56]
乾坤大易
[74]
杏园香径
[15]
思海方舟
[13]
正义之神
[4]
小小寰球
[5]
草芦经略
[2]
时间旅行
[2]
佛光普照
[4]